但是事实上大部分的坚城都不是从外部攻克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垮塌的。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洛阳是大城,这也是不利于对手张巡的地方。
    史思明研究过张巡的战绩,曾经死守睢阳耗死了大燕的东路军,可以说是大唐守城第一人。
    但是史思明依然有信心,因为睢阳是小城,人心齐,洛阳是大城,人心杂。
    如今自然唐军是士气如虹,可是这样的士气能够持续多久?
    洛阳城已经被围住了,一颗粮食都运不进去,等到洛阳城的粮食没了,城内大军又要用什么支撑?
    史思明这一次可是带上了河东积蓄多年的粮草,是铁了心的要来打一场持久战。
    对于龟缩在潼关的郭子仪,史思明更是毫不在乎。
    只要他郭子仪敢出潼关救洛阳,史思明就敢打潼关!
    上一次安禄山就是趁着哥舒翰出潼关决战,一战而胜占领潼关,然后直接击破关中占领长安的。
    史思明看着洛阳城,洛阳城中的张巡也看着城外黑压压的营寨。
    史思明的大营极有章法,绝对不是安庆绪这样的流民军可以比的。
    所有的营地都距离河水不近不远,士兵可以方便的打水,一旦营地遇到火灾又可以迅速灭火。
    粮草都放在营地中间的位置,还有大片的空地相隔开。
    军营规整,一旦遇到夜袭士兵们可以很快出营作战。
    而每个营地之间又有一些距离,就算是遇到了火攻也不会让整个营地都烧起来。
    张巡在城墙上看了半天,一点破绽都没有找到。
    如今史思明阻断了进入洛阳的水陆通道,像上一次郭牧带领精锐骑兵,护送粮食冲进城内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
    张巡为了不让周围的士兵绝望,脸上一直都没有任何表情,但是等到他返回留守府,张巡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大唐的情况他是知道的,当年郭子仪去潼关,也是和张巡商议的结果。
    在短时间之内,无法指望郭子仪能够支援,因为守卫潼关是如今大唐朝廷最重要的事情。
    东南地区的士兵要去防御彭城,东南是大唐的赋税重地,也是大唐的经济中心,是绝对不能落入安庆绪之手的。
    自己的得意大将南霁云正在青州和史朝义争夺胶东,朝廷已经加了南霁云为四州节度使,命令他一定要守住胶东。
    这么看来,洛阳已经成为一座孤城,只有靠自己守了。
    可是洛阳怎么守?
    张巡已经尽可能的筹措粮食了,但是洛阳城内的粮食只够洛阳军民吃一个月。
    这还是张巡这样的东都留守都每天只喝两次粥,大部分百姓都领一点米的严格配给下,计算出来的最长时间。
    士兵们的粮食不能少,不吃粮食没办法作战,而军中缺少粮食也会导致哗变。
    军中不少,那一个月后就要开始饿死百姓了,张巡虽然自己已经做了牺牲的百姓,但是那些留下来的百姓何其无辜?
    不知不觉中,又是一夜过去。
    张巡半明半昧之中,被老管家摇醒,他看着屋外的朝阳,又披着衣服准备去巡视城防。
    看了一眼墙上挂着的日历,这是朝廷在今年刚刚颁布的新历,今日正好是四月中的小满,张巡抬起头看着天空中飘荡的雨丝,下雨了。
    洛阳城东,因为小雨让道路变得非常的泥泞,但是一支河东骑兵在官道上疾驰,马蹄踏出来的泥水开出一朵朵水花。
    这群河东骑兵的目标是洛阳附近的村寨,虽然史思明带来了大量的粮草,但是修建攻城器械这些工作都是需要人来做的,这支骑兵的目标是从洛阳四周抓捕民夫,让他们去大营做苦力。
    说是抓苦力,基本上等于是炮灰了。
    被抓的苦力需要没日没夜的在军营中劳动,甚至连吃的都没有,因为对于史思明来说,他们是耗材而已。
    甚至他们还会被驱赶着冲到洛阳城下,成为大军攻城的人肉梯子。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史思明的军粮充足,而且他日后也是想要登基的,不会和唐末那些食人魔一样,把百姓当做肉猪。
    张巡虽然疏散了洛阳百姓出城,但是依然有些百姓觉得故土难离,在洛阳附近的村庄聚集,以为可以侥幸躲过兵灾。
    这支河东骑兵经过一片森林的时候,突然响起了破空的箭羽声!
    “敌袭!”
    骑兵将领立刻喊道,他立刻趴在马背上,躲过了两支箭。
    但是他的手下们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对方的弓箭极准,而且在很近的地方埋伏,这一轮弓箭射中了近三成的骑兵。
    “冲出树林!”
    骑兵将领喊道,就在他话音刚落,第二轮的齐射就到了。
    这一次就没那么幸运了,第二轮齐射的时候大部分骑兵都停留在原地,这种停在原地的活靶子,对于那些精通箭术的玩家看来,都已经是死人了。
    这一次又有一半的士兵跌落马下,这下子骑兵将领升起了恐惧,他也顾不得还有袍泽兄弟在身后了,直接策马逃出了森林。
    等到这支小队返回洛阳城外大营的时候,史思明得到了汇报,自己出城扫荡的几只骑兵,全部都遭遇了埋伏,死伤过半。
    史思明顿时大怒,城外竟然还有抵抗的唐军?洛阳附近的城市不是都已经占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