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屋 > 网游竞技 > 篮坛:从神经刀开始 > 第1466章
    而且,都是面对他!
    甚至,他连犯规都没能阻止……
    李万在欢呼声中下场,顺便瞥了一眼系统里亮起的“神经刀”徽章。
    上半场他投进了一个压哨中距离,这球投进后,“神经刀”徽章便亮了,这也是李万下半场出手如此果断的原因……
    “神经刀”在手,那还不是天下我有?
    比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贾森-基德在暂停后改变了对于李万的防守方式。
    李万只要挡拆,他便立马安排换防。
    只是因为李万的出手实在太快了,他也只能安排跟出去的霍华德进行防守。
    可三分线外“小打大”……
    一个照面,李万便从霍华德的旁边冲了过去,轻松完成了暴扣。
    连得9分!
    肯尼-史密斯喊了一声:“李万,还在得分!”
    分差28分……
    整个现场的欢呼声根本停不下来,篮网队在这阵欢呼声中发动进攻,明显带着急躁,连传球就显得很粗糙,一次沟通上的失误,卡梅隆-安东尼错过了接球位置,但保罗却将球传了出来。安东尼急速回身,差点闪了腰,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维金斯将球拿在手里。
    又是骑士队的反击。
    球到李万手里。
    一看对面都没有来扑防他的意思,只是一个劲地往后缩,他抬手便是一个“追身三分”。
    球进的那一刻,这座球馆的分贝来到了史上最强,不知道的,还以为多少颗的炸弹砸在了这座球馆。
    “31分了!”肯尼-史密斯道;“李万的这个三分球,杀死了比赛!”
    德雷克斯勒哑然看着,他没有忘记自己在中场休息时做出的预测,结果……
    第三节开始不过3分钟的时间,他的脸就被抽得生疼。
    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篮网队这帮成年人也一样……
    李万的这个三分球后,他们的眼里失去了光……
    而在接下来的攻防大战中,他们的消极也是显而易见,巴克利看着他们这模样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总决赛面对迈克尔-乔丹时的那一幕幕,他道:“我很明白这只篮网队目前的处境,还有他们的想法……”
    面对“篮球之神”时的那种无力感,是这样的!
    当然了,这只是他现在的想法,真等比赛继续进行,他发现,自己所受的那一点点困难,跟眼下篮网队所要面对的那种巨大的挫败感相比,简直就是大巫见小巫……
    35分,40分,45分……
    当第三节结束的时候,骑士队领先的分差已经来到了48分……
    “季后赛的单场最大分差记录是多少来着?”巴克利朝着肯尼-史密斯问了一句。
    肯尼-史密斯道:“58分……”
    在这些方面,他是专业的。
    “巧的很,当时的缔造者还有受害人此刻也都在场上……”
    09年第二轮,卡梅隆-安东尼率领的掘金队以58分的大比分战胜了克里斯-保罗的黄蜂队。
    “值得一说的是,也是在那一年常规赛快结束的时候,李万所在的魔术队送给了克里斯-保罗所在的黄蜂队一场61分的大胜,那也是目前常规赛历史单场最大分差……德怀特-霍华德当时也是魔术队的当家中锋!”
    什么叫“要素齐全”?
    这就叫“要输齐全”!
    “沙克,你说这次会不会诞生新的季后赛单场最大分差呢?”巴克利又朝着奥尼尔看了过去。
    奥尼尔很肯定地点头:“当然!”
    “如果贾森-基德在这个时候换下首发阵容,直接举白旗呢?”巴克利又问了一句。
    奥尼尔的回答没有丝毫的迟疑:“在我看来,即便如此,骑士队也能创造新的历史记录!”
    气氛都到这了,就算你把首发阵容换下,将替补阵容放在场上,骑士队的替补席就能饶了你?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事实也没有出乎沙克-奥尼尔的预料。
    第四节一上来,贾森-基德果然摇了白旗,没有拿上任何的首发球员。
    泰伦-卢也按照江湖规矩,让李万等首发系数“打卡下班”。
    但篮网队另外一个尴尬的弱点在此刻暴露,他们更为强大的是他们的首发阵容。在替补席方面,他们对比整个联盟的所有球队,都没有什么优势。
    可骑士队在替补席的实力之前,是可以排在联盟前列的。
    本赛季的“最佳第六人”都在这只球队……
    于是乎第四节一上来,同样是替补阵容的骑士队逮着已经没什么斗志的篮网队替补席打出了一波8-0的得分高潮。
    两边的分差来到了56分,距离nba季后赛单场最大分差的记录,就只剩下了2分的距离。
    贾森-基德急得跳脚,想喊个暂停,但又怕造成什么不必要的误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篮网队这帮替补席球员似乎也感觉到了历史性的一刻到来了,他们顿时爆发出了一股“求生意志”,靠着这股斗志,他们顽强地撑过了6分钟,眼看比赛快结束了,这2分的分差怎么也拉不进,韦德当即站了出来:
    还有什么好说的!
    该我“闪电侠”出手了!
    一个“迷踪步”,一个“韦德摔”,骑士队领先的分差一下来到了60分……
    “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