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太子和汉王,那到底说的是谁。
    自认为能看透一切人内心的姚广孝,一时间有些茫然。
    自己的本事许久不用,有些生疏了吗?
    不然,怎么连自己最熟悉的老友心思,都猜不透了。
    见姚广孝茫然的模样,朱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开始没说清楚,让这老和尚误会了。
    “哈哈哈,老和尚,你谋算一辈子,没想到也有你猜不到的事情。”
    朱棣畅快的哈哈一笑,心里那点烦躁也瞬间消失。
    “老和尚只是一介凡人,没有看透人心的本事。”
    姚广孝也跟着笑了笑,静等着朱棣给他解释。
    大笑了一阵,朱棣做到了老和尚身边,表情严肃的看着老和尚。
    “我想立瞻圭为太孙!”
    此言一出,老和尚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为什么?”
    太孙这事,他不得不关心,朱瞻基可是他的徒弟,他一直努力的将朱瞻基,培养成一名合格的继承人。
    这么多年来随着他和朱棣的教导,朱瞻基的学识和为人处事,也已经达到了他们心目中的及格线。
    这两年,朝中一直有立太孙的呼声。
    而这个人选,无论是他还是朱棣,还是朝中的文武大臣,都是统一的认可朱瞻基。
    前段时间朱棣过来,都已经跟他说了,等朱瞻基大婚后,就正式册封朱瞻基围太孙。
    可没想到,仅仅过了一个月。
    朱棣就改变了想法,抛弃多年培养的大孙子,选择在外野了五六年的二孙子。
    朱棣面对好友的询问,沉默了一会,缓缓道:“几天前我还没有这个想法,虽然二崽子很优秀,但考虑着你刚才说的原因,我心中还是选择了大崽子。”
    “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改变了我的想法。”
    抬手指了指隔壁的屋子,朱棣脸色难看道:“那个女孩,是建文余孽。大崽子明明知道她的身份,却隐瞒了我,更是把那个女孩带到了我的身边。”
    “虽然我心中很生气,但我是他爷爷,我觉得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就给了他一个机会,等他自己过来向我坦白。”
    “嘭!”
    狠狠的将茶杯摔在了地上,青瓷碗瞬间四分五裂。
    朱棣眼含失望和愤怒的低吼道:“三天了,已经三天的时间了,他只顾着那个女孩,我这个爷爷他连看都没看一眼。”
    “我已经给了他机会,我来到了这里,我等着他,等着他向我解释,等着他向我坦白。”
    “只要他向我坦白,向我解释,我不但会保留他的位置,还会看在那个女孩挡在我面前,为我挡箭的份上,无视女孩的身份。”
    一阵愤怒的吼后,朱棣疲惫的揉了揉脸。
    “可,他却让我失望了,很失望…很失望……”
    看着重新躺在软椅上,那失落孤独的背影。
    姚广孝也叹了口气。
    这事,他真的不好说什么。
    人的一生有无数种选择,一旦选择出错,那就要自己承担后果。
    朱瞻基是他的徒弟没错,但他也不会昧着良心说,他徒弟这件事做的没错。
    “你先休息一会吧,我帮你看看你们家的老二。”
    走上前帮朱棣盖好薄被,姚广孝拍了拍老友的肩膀走了出去。
    “帮我仔细看好了,二崽子怪得很,有时候我都看不透他。”
    快走出门口的姚广孝,身形停顿了一下,笑着回道:“怪,那就更好了,我就喜欢这种怪人。”
    “呵呵…”
    朱棣被这话给逗笑了,对着门口的老和尚挥了挥手,闭上了眼睛。
    同时心里在祈祷。
    二崽子,可不要让爷爷失望呀。
    是一步踏上阶梯,实现你心中的梦想。
    还是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藩王,就看你今天的表现了。
    第20章:你这孙子,有隋炀帝之风。
    走出屋门,姚广孝看到了一副让他愣神的画面。
    门口阶梯下,一名锦袍少年一手拿着一张大饼,另外一只手端着一碗肉汤。
    边大口吃喝,边和旁边的护卫有说有笑。
    “像…简直太像了。”
    这幅画面,姚广孝曾经见过。
    当年他第一次见到朱元璋时,对方就是穿着龙袍,啃着大饼,喝着肉汤,跟旁边的侍卫有说有笑。
    想到朱元璋,姚广孝心中微微一颤。
    那个老爷子在活着的时候,整个大明朝,所有的藩王大臣没有一个人敢起乱心思。
    别看对方张口咱,闭口咱的一副老农的样子,跟老百姓和普通的侍卫说话,也是和声和气的。
    但那位杀起人来,绝对可以让所有人胆寒。
    甚至最夸张的阶段。
    很多大臣在上朝之前,都会立下遗嘱了,让家人准备好棺材,以备不时之需。
    “咦,姚大师,你来啦,来来来,刚送来的肉饼肉汤吃点。”
    正跟护卫侃大山的朱瞻圭,见到光头姚广孝走了出来,连忙伸手招呼。
    等姚广孝走到身边,和他一样蹲下来后。
    朱瞻圭热情盛了一碗热汤,拿了一个肉饼递给姚广孝。
    看着塞到手中的肉汤和油饼,姚广孝哭笑不得。
    “二皇孙殿下,贫僧是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