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屋 > 穿越重生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1314章
    韩江氏俯身谢过,两人又说了几句家常。
    曹家女眷这边出来的早,曹佳氏也不放心王府的事儿,所以在斋院待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
    永佳将众人送到斋院门口,才带着王府女眷到观音殿参拜求签。
    不管平素是不是信奉神佛,永佳还是不能免俗的掷了一根签子出来。
    她扫了一眼,却是个“下下”签。
    上面的画像为“杜鹃泣血动客心”,四句签文是:杜鹃啼血泪悲声,声怨霜寒梦乍惊。惊动异乡为异客,客心更触故园情。
    寻到解签的僧侣,说了不少,其中最引得完颜永佳关注的就是“骨肉有离散之象”这一句。想起家中的老父,她甚是虔诚的在佛前拜了,还吩咐跟着来的管事婆子,从她的私房里拿出两百来做法事,为老父祈福……
    服侍着李氏与高氏上了马车,初瑜看了韩江氏一眼,道:“这路上也要个把时辰,一个人坐车怪闷的,你过来与我坐吧?”
    韩江氏见她像是有话要说的样子,便没有推迟,跟着登上了初瑜的马车。
    “就算你打定了主意想要不改嫁,但是谁知道别人会如何想,到底是要思虑得周全些。”初瑜说道:“简王府福晋,我们家的平王福晋,还有我们家的三姑奶奶,她们对你的印象都甚好。往后,央求她们在太后面前吹吹风,只要在太后面前挂了号,也能让贪婪之人忌惮几分。”
    说到底九阿哥到底是自己个儿的亲叔叔,初瑜也不好多说什么。想着方才韩江氏见到真儿时的模样,初瑜叹了口气。
    要是韩江氏膝下能有个一男半女,也算是有个指望。这样一个人孤零零的,说起来实是可怜得紧。
    虽说生在豪富之家,但是比起王公府邸,又算不得什么。韩江氏想着完颜永佳周身的气派,不知不觉,脑子里现出当年那个喜穿红色旗装的少女。
    当年都是一帮十几岁的小姑娘,为赋新词强说愁。
    谁会想到,那其中就出了一位铁帽子亲王福晋,铁帽子郡王福晋,还有一位国公夫人。同她们相比,因抄家被官卖的府丞小姐与早夭病逝的魏家小姐,却是只能让人唏嘘了。
    “给格格添麻烦了,若是能避开这次,往后小妇人再也不敢轻举妄动。”韩江氏的心里已经是盘算着,到底是该迁到扬州去。还是继续在京城里熬着。
    两人正说着话,就听到外头传来繁杂声。
    人仰马嘶,乱成一翻,偶尔传来哀嚎声。
    初瑜的马车,也颠簸了一会儿,避到一边安置好。
    初瑜扶了马车,忙问缘故,原来有两匹马毛了,刚才横冲直撞,撞上了两人行人。
    听说丈夫去料理了,初瑜悬着的心才安静下来,对韩江氏道:“吓到你了吧,可磕碰到哪里了?”
    韩江氏摇摇头,看着待人温柔和气的初瑜,心里却不晓得该不该羡慕她……
    初瑜的心放下来,曹颙的心却是没安稳下来。
    他勒了马缰,翻身下来,待人去查看被撞路人伤势,是父子两个,儿子被惊马撞到在的,父亲去护着,腿上被踢了一蹄子。
    幸好都是皮外伤。并无大碍,曹颙忙叫人背着父子两个去寻大夫。
    魏黑与李卫已经在查问疯马之事,曹颙的心里却是犯嘀咕。
    好好的马匹,上好的草料,怎么就能弄出惊马来?
    莫非,有人动了手脚?
    曹颙想着这两日的传言,九阿哥已经使人逼着几家大商贾“借贷”了。就连不缺银子的程家,也迫于压力,“借”了三十万两。
    是不是九阿哥舒坦日子过的,还想安排一出强抢民女之事?
    惊马已经安抚好,吴盛小跑着过来,脸上已经是青白,顾不得喘气。道:“大爷,少了一辆马车!刚才惊马时,大家都往胡同闪避,不晓得怎么回事,就少了一辆马车。”
    曹颙听了,脸色已经变了。
    他心里生出荒唐的念头来,带着几分急切,问道:“哪辆车不见了,是韩江氏那个么?”
    吴盛道:“回大爷话,不是韩奶奶的车,是田奶奶的车没了。”
    若说方才曹颙是诧异,现下就是脑门子发汗了……
    田氏是他朋友之亲,世侄兼义子的生母,怎好有闪失?更不要说是受他的牵连,无辜受累?
    马车上,田氏已经察觉不对,但是身子受制,却也没有办法,只好任由马车疾驰。她想要喊叫,嘴里被塞了胡桃,却是也喊不出。
    胳膊也被绑着,动也不能动。
    除了她之外,车厢里还有两人,两个男人,凶神恶煞一般,死死的盯着田氏。
    “呜呜,呜呜呜呜……”田氏心里分外恐惧,想起两个儿子,眼泪都出来了。
    “莫非自己遇到拐子了?”她只觉得脑子一团糨糊,理不清头绪。
    茫茫之中,她既盼着曹颙、初瑜早发现不对头,又担心大家寻不到自己个儿。
    听着车外的声音渐渐大了,有做买卖的吆喝声,像是到了繁华的带。
    田氏扭了扭身子,偷偷的看了同车的两个男人,身子往门口倾斜……
    曹颙这边,脸色却是黑的怕人。
    韩江氏的马车甚是华丽,如今闲置,鲜少适用。这次出行,她就同田氏一样,都用的是蓝呢子马车。
    田氏好好的,怎么会有人打她的主意?怕是被当成韩江氏,才受了这无妄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