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屋 > 穿越重生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961章
    出来前,初瑜怕他饿着,往他荷包里装了几块小点心。曹颙已经趁着别人不注意,都吃了,却是不顶什么用。
    许是大家都饿了,今天的朝会倒是利索。
    先是三阿哥上前奏了同历法相关的折子,什么北极高度、黄赤距离什么。而后康熙有口谕,另在澹宁居后每日测量寻奏测得畅春园北极高度、黄赤距度,报闻。
    康熙对于天文科学的重视,在历代帝王中也能算是翘楚。曹颙站在列队中,看着手中的时宪,想的是康熙五十四年的事。
    真真是两眼一抹黑,半点不晓得。毕竟他上辈子不是历史研究者,对于清史,也不过是拜小说电视晓得个大致情形。
    虽说晓得准噶尔准那边会叛乱。但是在康熙五十七、八年的时候。这事儿虽说心里晓得,但是曹颙却也没法子制止兵戈之祸。
    不说曹颙是晓得了历史,就是那些不晓得历史走向的兵部官员,也都晓得那边的策旺阿拉布坦是个不安分的。
    即便如此,又能如何?
    万里迢迢,哪里是好轻易出兵的?再说,总要讲究“师出有名”。
    如今,策旺阿拉布坦虽说小动作不断,但是面表上还归顺于朝廷。要是朝廷轻易出兵征讨,那如何能安抚其他的蒙古部落?
    最最关键的是,国库空了,没有出兵之资。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银子,一切都是空谈。
    曹颙想到此处,有些疑惑。那历史上那次西藏叛乱,是哪里出的粮饷?按照目前所知,国库早就是入不敷出,又是连年不断的局部灾荒,康熙还要昭显“仁德”,年年都有省份减免钱粮。
    想来,还是动用的地方财政。在南边诸省,有朝廷的粮仓。早在福建旱灾还有广东米价高涨时,都从江南同湖广两地的粮仓调粮。
    想得远了,曹颙不禁有些自嘲,钱粮是户部的事儿,关他这太仆寺卿何事?
    三阿哥奏完,是刑部议覆,江南江西总督赫寿疏言,江苏巡抚张伯行参布政使牟钦元藏匿海贼党羽张令涛一案,查,上海县民顾协一,因赎房控告张令涛与海贼合伙见在海内。及审问顾协一,并无证据;又搜查牟钦元署内,亦并无张令涛。讯张令涛子张二,称伊父往湖广、福建,应行文两省巡抚,拏解送审。
    听到这里,百官便晓得江南的政局又有变动。
    不晓得是帝王心术,还是权力倾轧,这江南的主官们这些年鲜少有对路的时候。
    早年噶礼为江南总督时,手下曾有一倚重的张姓幕僚,曾代表噶礼同江浙沿海的海贼有所往来。
    噶礼案发后,此人不知所踪。
    后张伯行在翻阅地方的案宗时,发现有邻人状告张令涛勾结海贼一案。此张令涛,正同当年噶礼案的落网之鱼同名同姓。
    经过一番追查,张令涛的下落也有了消息,竟是在江苏布政使牟钦元为幕宾。张伯行向牟钦元索要此人,牟钦元却道此人早已离开布政使衙门。
    而后,因这个张令涛,张伯行同牟钦元就打开了官司。一个道对方是有心维护,有勾结海贼之嫌疑;一个上折子连呼冤枉,将自己战死的老子都抬了出来。
    总督赫寿,是康熙亲信,这个时候却有所偏帮。所上陈述,皆对张伯行不利,不仅说张伯行此言皆虚,还道张伯行出入随行众多,恐有噶礼的下人为噶礼报仇,疑心过甚。导致弹劾牟钦元,云云。
    噶礼同张伯行的案子。最后虽说已噶礼丢官罢职了解,但是张伯行日子也不好过。名声狼藉不说,朝廷这边也没少申饬。
    清官难为,通过张伯行的遭遇,曹颙也算是有所明悟。
    吏治腐败如此,要是康熙的继任者不是雷厉风行的雍正,那会是什么模样?
    虽说是抄家皇帝,于国于民有益,可谓是明君。
    想到这些,曹颙对四阿哥的畏惧便减了几分,微微侧过头望去,四阿哥站在三阿哥右手,俯首做恭顺状。
    旋几,散朝。
    王公百官各自散去,太仆寺的众位官员也回了衙门。
    进了十月,落衙比之前早,处理了一些公文,见过几个司官请示后,曹颙便差不多熬到落衙的时辰。
    今儿是十三阿哥寿辰,寿礼早就使人送过去,稍后是过去凑热闹的。因此,待落衙后。曹颙换下官服,同伊都立两个一道往十三阿哥府来。
    依旧是门庭冷落,十三阿哥府外,看不出什么热闹的。进了大门,院子里停了几辆轿车,看着是来此道贺的女眷的。
    却说前几日兆佳氏同曹颂母子两个闹了那一出后,曹颂还好说,身强体壮,虽说失了点血,但是养了一日便渐好;兆佳氏到底岁数大了,急怒攻心之下,又气又吓的,便有些不舒坦。因此,初瑜这两天忙着侍疾,今儿也没有过来。
    秋末冬初,时节变化之际,正是老人家容易染疾之时。
    皇太后打塞外回京后,身子有些不利索,皇子阿哥们散朝后多去畅春园请安问疾了,今天来十三阿哥府来给十三阿哥庆生的只有四阿哥、十六阿哥同十七阿哥。
    除了这三位皇子阿哥,剩下的多是兆佳氏那边的亲戚。有一人,虽说不是头一遭登十三阿哥门,但是也算是难得之客——那就是平郡王讷尔苏。
    早年讷尔苏被康熙养育在宫中,同十三阿哥、十四阿哥这两个长年不了几岁的叔叔都有几个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