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屋 > 穿越重生 > 寒门媳妇 > 第144节
    罗素顺便去了一趟林家沟看看果园的种植情况,发现果园里面已经全部开花了。只怕十月份之后就能开始结果,冬季之前也能摘下果子销往各地了。
    午膳后,两人一道在后院里提起这事情,赵辞笑道,“花容想在这边买一片荒山种植果树,而且承诺请附近的百姓做工人。”
    “他倒是看得清形式。对了,他到底何时回北都城去。他的本家不是在毗陵县那边吗?”
    “如今北都城形式复杂,他自然不想这么快回去。只怕还要过些日子。”
    “那我们何时回去?”罗素看着他。心中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认真算来,她和赵辞还不如姓花的。姓花的好歹能够决定自己的去留,她和赵辞则随时听候调令。做官还不如为商。若她自己选择,就想在赵家村做个富家翁,老公孩子热炕头。
    赵辞知她心中所忧,笑着安抚,“只怕还有一段日子。光是我们的消息传递道北都城,加上来回的路程,应当能再等上一段日子。
    只不过这段日子不会太长了。
    北都城
    因着今岁大丰收,便是北都城这样的天子脚下,也受到了影响。各地的百姓来卖鱼的卖鱼,卖粮食的卖粮食,更有毗陵县那边来的生猪和鸡鸭等活物。
    一辆从毗陵县方向的马车行驶过来,赶车的正是赵家村的赵大木。旁边坐着的是罗素的父亲罗老根。
    此时罗老根边抽着旱烟,脸色绷着直直的,时不时的瞄一眼马车里,然后重重的哼一声。
    赵大木本来咧着嘴笑,听着罗老根这声‘哼’,立马笑不出来了,他小声道,“老哥哥啊,这人活着总比没了好,再说了,现在罗大人可出息了,再怎么样也是要做大的。你就别气了。回头让赵城心里不舒服了,到时候还得对罗大人有旁的想法的。”
    毕竟罗大人便是当了官,那回了家里,还不是赵城的媳妇?赵大木对于罗老根这样的行为很不看好。在他心里自然也是替赵家大娘子不平的。罗大人可不止养活了她婆婆,还拉扯了弟妹们。又帮着赵家村改头换面过上了好日子。这样安安分分的守着活寡,赵城却这样回来了,哎……
    罗老根心里听了更不是滋味。他已经打定了主意了,要是这次去了北都城,自己的闺女受了委屈,他就让赵家人给个说法。反正自己闺女也当官了,还是大周朝的第一任女官呢。这多大的体面啊,他也不怕得罪赵家人。
    马车里,赵城听着外面的动静,脸色有些为难的看向了自己旁边坐着的女子。女子手里抱着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孩子吃着手指头,一脸好奇的看着窗外。倒是女子虽然面容清秀,此刻却苦着一张脸,满脸委屈。
    “若是去了北都城,婆婆不认我可怎生是好?”
    赵城拍了拍她的手,“丽娘,放心吧,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又生了磊儿。娘她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孙丽娘轻轻点了点头,将脑袋靠在他肩上。‘若是罗姐姐果真容不下我,我便带着磊儿在外面过日子。”
    “你放心吧,听起来,她倒是个大度之人。”能得赵家村上上下下的称赞,二弟也敬她,如今又是朝廷命官,自当不是一般肚量之人。
    第八十五章
    皇宫御书房
    昭武帝此刻正和几位大臣一起商议西南之事。
    从这几次赵辞陆续送回来的奏章,还有暗卫走访之后得来的消息,如今的西南和以往大不一样。百姓们有饭吃,口袋里也有了闲钱,卖儿卖女之事再未发生。而且赵辞在西南大行商道,如今许多西南百姓除了平日里种田地之外,也跟着人跑商,日子倒是快赶上富户了。
    一个差点被朝廷抛弃的地方,如今能够有如此成效,昭武帝心中激荡。加上这次随着报喜的折子一同递上来的还有赵辞呈给他的另外一份密报。正是当初他给赵辞以及赵罗氏出的一份难题。
    他倒是没想到,这两人竟然果然给解出来了。这份奏折里,赵辞提出以农为主,以工商为辅,建议鼓励商人发展手工业,在大周各地推行作坊作业,让百姓们在农忙之余,也能以工挣银子。一来百姓富余,二来可以提高作坊的生产量。点出物足,则国富的观点。
    虽说不是完全可行,但是其中十之七八,若能在朝廷上下实行下去,昭武帝可以预见,未来的大周将会如何的繁荣昌盛。
    “如今西南大定,百姓安居乐业。朕,欲召回川州别驾赵辞和罗司农,命陈琦过去接替川州别驾之职位。”
    昭武帝这番安排,台下的几位老臣心思各异。
    要知道,当初这川州别驾的位置给赵辞,许多人就已经猜测陛下是看好齐王一脉了。这陈琦可是陛下自己提起来的新秀人物。如今过去接替赵辞的职位,这莫不是陛下连齐王也不看好了。
    这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程国舅了,“陛下,陈琦到底年轻气盛,恐怕难当大任,臣推举安国侯长子吴芳前去接替,此人……”
    “吴芳不是丁忧在家吗?”
    昭武帝满脸不悦。
    程国舅道,“陛下,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际。”
    “吴芳行,陈琦就不行了?”昭武帝冷笑一声,“赵辞年方弱冠,不照样当得起川州别驾?如今的川州,国舅你倒是应该找些时日亲自去看看。当初朕将西南交付于太子打理,闹的民生载道,如今又想打起西南的主意了?”
    昭武帝这话说的十分直白,其他大臣都听出陛下这是发怒了,一个个的禁声不言,就连刚刚的程国舅此时也不敢再多说了。
    倒是老丞相看出皇帝的用意了。
    皇上让自己的心腹去接替川州,让赵辞回来,陛下这是要有大动作了。其中一件,只怕就是陛下惦记多年的——御驾亲征。
    老丞相心里感慨。如今大周眼看着日渐生息,陛下这心思又活络了。倒是不知道,这赵辞回了北都城,是要有何作用。
    昭武帝向来一言堂。与几位大臣商议,也只不过是走个过场,并且表明态度罢了。程国舅稍微反抗了一次,没能成功。后面也聪明的不再反对。一众人等齐呼万岁,算是把这事情定了下来。
    很快,赏赐和诏书就分别送到了川州和北都城的赵府了。
    诏书得在路上耽误一段时间,自不必说。这边赏赐倒是很快就送到了北都城的赵府。
    昭武帝对于赵辞这个年轻的别驾倒是十分的大方,凡是有了赏赐,必定是川州一份,北都城这边一份。所以赵母这一年多里,收了不少的赏赐,从刚开始的手足无措,到如今这习惯自然。
    送走了送赏赐的官员。赵母就亲自清点了一番。除了布匹放在外面做衣服之外,其余的珍宝药材,都让人放到了库房里好生锁着,准备等日后儿子和大儿媳妇回来之后捡着用。
    才从库房里出来,门房就跑着过来报信。“老夫人,外头来了人,说是赵家村的亲人寻来了,还有咱大夫人的娘家的罗老爷也过来了。”
    赵母一听,激动的老脸一红,赶紧道,“快请进来啊。对,我亲自去请。”
    赵母虽然干了这么两年好日子,不过依然坚持在自家后院开荒种了菜,每天劳作,这会子走起路来也不喘气。一路跑到大门外,已经见着赵大木和罗老根在马车上坐着,她赶紧招呼道,“哎呀,快请进,快请进啊,这是贵客临门啊。”
    罗老根哼了一声下马车,对着里面的人道,“你娘都迎出来了,还不赶紧出来?”
    赵母一听,“谁啊?”她儿子还在川州没回呢。
    正想着,里面钻出来一个大后生,长的身材粗壮,面容硬朗。看着赵母了,满脸激动,几步走过来跪在赵母面前,“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