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屋 > 穿越重生 > 妾居一品 > 第5节
    元媛心想原来是这样,难怪浣娘对我和我娘如此感激牵挂。她对那个名义上的母亲本来是没什么感情的,但听了浣娘这一番话,却觉那女人虽然窝囊无能,却不失良善,想必她也一定是慈爱的吧,对从小就缺少母爱的元媛来说,此时倒盼着回去见见那个娘亲了。
    第二日,浣娘天不亮就起来了。又忙着将预备带回去的东西都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遗漏后,方伺候元媛梳洗了,正要挑件衣服给她换上,就听一个媳妇在外面恭敬道:“姑娘起身了吗?前些日子让裁缝们做的新衣送过来了,李嬷嬷赶着让我来给姑娘,说姑娘今日出门,或能用得上。”
    浣娘便出门接了新衣,自元媛掌权后,第一件事便是给府里的人发放了点赏钱,还每人做两套全新的衣服。如今听那媳妇说丫头们的还没好,只有她的衣服,恐要急着用,所以赶出来了。
    当下看那几件新衣,果然精致华美。元媛选了选,就挑了一件桃红色的上衣,配着鹅黄色的曳地长裙,外面是镶着毛边的淡黄色坎肩,虽是中秋时节,但因此处地靠江南,因此也不甚寒冷,倒不用穿棉的。
    收拾完了,她便带着芳书芳莲和浣娘出了府门,芳草芳龄如今都是大丫头,要留她们在府里帮自己镇着场子,且若论起牙尖嘴利,她们也比不上芳书芳莲,到元府里只怕吃亏。
    外面马车早已预备好了,李嬷嬷也是要跟去的,汤嬷嬷一直送到门口,元媛便笑道:“嬷嬷请回吧,我不在这几天,好歹照看着些府里,芳草芳龄年纪轻,有不懂事的地方,你告诉了她们。有那妄图生事的,你也不用客气,先关起来,待我回来处置。”
    一番话给汤嬷嬷留足了面子,喜得那老太婆眉眼都笑开了,连声的答应着:“姑娘放心好了,有我老婆子,这府上管保不带出一点事儿。”
    元媛点点头,上了马车,她和李嬷嬷浣娘坐一辆,后面芳书芳莲也坐了一辆马车,两辆马车里堆放了一些带回元府的礼物,无非是吃食布匹什么的,看上去十分寒酸。
    这里距京城三百多里路,一天还走不到,因此晚上只好寻了一处人家歇了。第二天继续赶路,不到中午,便看见京城的东城门了。
    芳书芳莲还是第一次来京城,喜得不住从车厢里探出头去望。元媛也是十分好奇,但因李嬷嬷坐在车里,不得不做出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只偶尔掀开纱帘往街面上看一眼,暗道果然是京城,这份繁华熙攘,一点儿也不比二十一世纪的车水马龙差啊。
    因为人多,所以马车一路走走停停,将近晌午才来到元府。元媛从车里看去,只见这元府只和自己庄子上的府第差不多,不过围墙略高一些,倒是朱红色的大门比较气派,几个仆人或坐或站在门两旁,聊天磕牙。
    李嬷嬷便下了车,到那些仆人面前说了几句话,那几人立刻站起身,犹豫着往这边看了两眼,其中一个就进门去报信了。不一会儿,朱红色的大门被打开,一个略显矮胖的中年男人满面笑容迎了出来,十几个家丁跟在他身后,隐隐看见后面还有一些高耸的云髻,想来应该是一些妇人吧。
    元媛愣住了,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不过是王府里一个被冷落的妾室,用不着这样隆重吧?
    浣娘在一旁看出了她的疑惑,低声道:“姑娘虽然在王府里倍受冷落,但您毕竟算是小王爷的人,元家不过普通富户,怎敢怠慢你?怠慢你可就等于是怠慢了王府,怠慢小王爷啊。”
    元媛这才恍然大悟。不等说什么,已经来到元老爷的面前,她盈盈一礼,轻声道:“女儿拜见爹爹。”话音未落,就差点儿呕出来,心想这话真是太恶心了,尤其是对这个没良心又贪得无厌的老家伙说。
    元老爷很“欣慰”的看着女儿,连声道:“免礼。”接着引元媛等人从大门进去,那些家丁关了大门,立刻分散两边站着,果然,在他们身后,就是十几位妇人,虽然面上带笑,但也可以看得出来,那眼神里都是冰冷戒备倨傲之意。
    元媛正猜着哪个有可能是自己的娘。就听身边的浣娘已经忍不住问道:“老爷,三夫人呢?怎么不见她?”
    元媛是何等的聪明人,立刻顺着话就道:“是啊爹爹,怎么不见娘亲?”
    一个妇人走上前来,拉住元媛的手笑道:“姑娘先进屋再说吧,一回来就急着找娘,显见得你眼里只有你娘是不是?倒把我这大娘给忘了。”
    元媛便知道这就是元老爷的正妻了,打量几眼,倒也算是个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因不动声色的行了一礼,微笑道:“大娘说哪里的话,只因我娘身子向来不好,我这两年又都没回来,因此心里牵挂得紧,这也是儿女常情。”她一边说,心中就是一沉,暗道难道那三夫人已经去世了吗?不太可能,若真没了,怎么着也该通知一声吧,哪有女儿不回来为母亲奔丧的道理。
    果然,就听那妇人笑道:“果真如此,倒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姑娘,你娘正病着呢,请医服药的,闹得满屋子药气,怕熏坏了你,更何况你身子也弱,我也怕你娘把病气过给你,左右你在这里能住两天呢,索性等她大好一好的。”
    元媛见一旁的浣娘脸色都发白了,便知她着急,连忙道:“大娘的话固然没错,然而我牵挂我娘,她既然病着,更该去探探,这时候哪里还顾得上过不过病气呢?”
    那妇人面上便有些阴沉了,眼里却闪过一丝慌乱,但看了看小厮们抬来放在地上的礼物,就又重新绽开笑容道:“既如此,小桃,你便领姑娘去见见三夫人吧。”话音未落,就听元老爷咳嗽了一声。
    元媛心又往下沉了几分,暗道她们在搞什么鬼,我那个娘亲到底是怎么了?但现在也无心弄清,眼见一个穿粉衣服的小丫鬟站出来,福了一福道:“姑娘跟我来吧。”她和浣娘对看一眼,就快步跟了上去。
    待她们和芳书芳莲以及李嬷嬷的身影消失后,那元老爷就变了脸色,对那妇人道:“夫人这是何意?若让那丫头看见了她母亲还住在那样房里,也没人看顾着,岂有不恼的道理?真真该死,她要回来,竟也不提前说一声儿。”
    话音落,就听那大夫人冷笑道:“你慌得什么?我让她去看,自有我的道理。你看看她带来的这些东西,之前便知道她在王府里根本连个丫鬟都比不上,还被打发到那偏远庄子上。如今你看看,她要真是争了气长了脸,能带这么点子东西回来?可见还是个没脸的,既如此,我们表面上把礼数做到,不会落个藐视王府的罪名便行了,还去管那么多做什么?”
    元老爷听夫人说的有道理,也就放了心。暗道那丫头从来都是软软的性子,两年都没回来,如今就回来了,还怕她翻起什么大浪不成?因这样想着,便命人将礼物抬到库房里,竟是连看都没看一眼。
    第十三章
    再说这里元媛和浣娘一路疾走,就来到后院最偏僻的东南角上一处房舍前,只有小小的两间屋子,看上去倒像是堆放杂物的仓库或者柴房。
    元媛见那小桃立定了身子,就皱眉道:“这里便是我娘住的地方吗?”
    小桃点了点头,脆生生道:“姑娘怎么忘了?三夫人一直是住在这里的,你以前也是住在这儿,一直到出阁呢。”
    不等元媛回答,浣娘便急忙道:“姑娘先前生了一场大病,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回来,许多事情都忘记了。”
    元媛冷冷道:“这个我倒没有忘记。我只是疑惑,先前我们娘儿俩在这府里没个依靠,住在这里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也就罢了。怎么我去了王府后,我娘还是住在这个地方?知道的呢,说你们是因为我在王府里没地位,所以不理会她。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们是不把王府放在眼里呢。”
    元媛说完,李嬷嬷的脸色就变了,从鼻子里重重的哼出一声,剜了小桃一眼。她本来看见元媛和她娘亲在府里的地位如此低下,还是有些幸灾乐祸的。但被对方这样一说,却立刻就愤怒了,对她这种人来说,王府就是她们的天,是她们最大的依靠,要是有人敢藐视王府,简直比藐视她们还让她们愤怒。
    那个小桃不愧是跟在大夫人身边的,闻言却不慌不忙,躬身道:“姑娘可千万别这么说,老爷夫人如何担得起?就算夫人不是您的生身之母,老爷好歹也是你的亲生父亲。之所以把三夫人安排在此处,实是因为三夫人住惯了这里,不愿意搬走,所以夫人体恤她,就遵从了她的意见呢。”
    她的话音刚落,就听那小屋里传出一个温润动听的声音:“是谁在外面?”
    浣娘已经急道:“姑娘,不要说了,赶紧进去看三夫人要紧啊。”言罢,她当先走了进去,元媛和李嬷嬷芳书芳莲就跟在她的身后。
    进了屋子,里面的一切都简陋的很,一个才总角的小丫鬟用好奇的目光看着她们一行,倒是没什么怯态。在她身后的床上,一个病西施般的美妇人勉强倚着床坐着,看见浣娘,一双无神的眼睛不由得一亮。
    “浣娘……”那美妇人开口呼唤出浣娘的名字。而这边浣娘也早就疾步上前,跪在美人的床前,开口道:“夫人,是我,是我啊,我和姑娘回来看你了,呜呜呜……夫人……”
    那美貌妇人的眼中也滴下泪来,和浣娘抱着哭作一团。元媛站在浣娘身后,额头上下了一排的黑线,暗道这是我娘吗?那她看没看见我啊?现在和她抱头痛苦的,不应该是我才对吗?这……这算怎么回事啊?看不出来嘛,浣娘还正经挺会抢戏的。
    正想着,那边浣娘已经擦了眼泪,站起身道:“夫人,你看奴婢见了你,都糊涂了,你看,除了奴婢,六姑娘也回来看你了,夫人,你看看六姑娘现在,她……她真出息了……”
    那美貌妇人看向元媛,眼神里却有一丝疑惑,迟疑道:“是……是囡囡吗?”
    元媛几步走上前,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妇人,她本该是没有什么感情的,但此时一见了面,却从心里就泛出了一股亲切。也许是因为这具身体和眼前妇人毕竟是血肉相连的关系吧。
    她来到妇人面前,福了一福道:“女儿拜见娘亲……娘亲,你……你怎么连女儿也不认识了?”说完便上前坐到床上,拉住妇人的手轻轻摇着,倒有几分小儿女的憨态。
    三夫人坐直了身子,迟疑的摸着元媛的脸,好半晌,眼泪忽然就涌出来,悲切道:“是……是我的囡囡,虽然……虽然看着总觉有些不像,但……但这模样儿分明就是囡囡,看看,耳垂下的这颗痣,倒越发的红了,竟像朱砂一般。”说完越发哭个不住。
    元媛吓出了一身冷汗,心道果然是亲娘啊,都分开两年多了不是吗?她竟一开口就说我不像她女儿。好在我是穿越过来的,不然肯定瞒不过去啊,只怕她也想不到穿越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吧?还好还好……
    她这里在心里想着,那边三夫人越发哭个不停。浣娘在一旁安慰着,又笑道:“夫人别哭了,姑娘出阁的时候,你眼睛好悬没哭瞎了,只担心姑娘身子弱,性子又软,过去怕受欺负,如今你看看,姑娘这气色,这神态,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我们回来看你,正是大喜的事情,该笑才是。”
    三夫人就点了点头,拿帕子擦了眼泪,又拉着元媛的手细瞧,喃喃道:“果然这气色十分的好了,比在家里那会子强多呢。”
    浣娘看了元媛一眼,元媛会意,就对那小丫鬟道:“你带嬷嬷和芳书芳莲去咱们家各处逛逛,这都是王府的人,有那不开眼冲撞了的,你尽管教训便是。”她深知这三夫人在府中地位比奴仆还不如,想必这小丫鬟就更不济事了。因此提前嘱咐她,如果真有那些仗势欺人的家伙,正好借着李嬷嬷的名头好好出口气。
    那小丫鬟看起来也是个聪明伶俐的,听见元媛如此说,眼中便现出笑来。福了一礼道:“是,姑娘,奴婢知道了。奴婢一定会照顾好王府的嬷嬷和两位姐姐的。”言罢又对李嬷嬷芳书芳莲一摆手,恭敬笑道:“嬷嬷和两位姐姐请随我来。”
    李嬷嬷犹豫了一下,看向元媛,却见她微笑道:“嬷嬷请去吧,我和娘亲久别重逢,自然要说些体己话,没的闷坏了你们。”
    李嬷嬷听了,也就不再多言,和芳书芳莲随着小丫鬟走了。待她们的脚步声消失,浣娘方笑道:“夫人,这是我走了之后分到你屋里的吗?看样子倒挺伶俐的,大夫人怎么舍得把她送到你这里来?”
    三夫人苦笑道:“那还是囡囡刚去王府的时候,她们不知道我闺女未来的命运如何,只怕她真得了宠。因此不肯慢怠于我。后来大夫人可不是想把这孩子调回去呢?她却有义气,只是不肯。为此还挨了打呢。大夫人见她如此血性,倒也不好十分逼她,只要赶出去,我没办法,求了老爷,总算他在囡囡这件事上对我有愧,方答应了。这两年多,我身边多亏了琅嬛,不然还不知道能不能捱到这时候呢。更是没想到,老天开眼,竟然……竟然让我在有生之年还能见到我的囡囡……”说到这里,又哭了起来。
    元媛心中正又是惊异又是佩服,暗道古代原来也有这样的丫鬟。倒有股子侠气。忽见三夫人又哭了起来,不由又是心怜又是无奈,连忙亲自拿帕子帮她擦眼泪,轻声道:“娘别伤心,我又不是被送进宫里,哪里就见不着了呢?这话也太严重了。”
    那三夫人本就美貌,虽然病着,却更添了一股楚楚可怜之态。元媛只奇怪于那元老爷怎么会放着这么美丽的娘亲不宠爱?刚刚在那边院子里见了他的大夫人和那些姬妾们,没有一个的容貌能比得上娘亲啊。
    却听三夫人收了哭声,关切道:“囡囡,我先前听说,你在王府里过的很不好,不到三天功夫就被她们送去了庄子上,我还担心你和浣娘在那里,孤弱无依,没想到那些人倒宽厚,看见你这气色,我倒是放心了。”
    浣娘叹了口气道:“夫人,天下乌鸦一般黑,那些深门大院里,哪有那许多宅心仁厚的人啊。如今我也不必瞒你,你看姑娘现今这样儿,却不知道她是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儿,才变成如此呢。”
    三夫人吓了一跳,忙细问端的。浣娘就把元媛去了庄子后发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元媛怕吓着三夫人,不停在旁边阻止她道:“好了,无端端的说这些干什么?仔细吓着我娘。”
    浣娘却是存了另一番心思。她想着既然元媛都能如同凤凰涅槃一样,生出刚强的性子。那三夫人在府里受了这么多年的气,或许能从女儿的身上得点启发,日后也刚强起来,那样的话,即便不能在这府里如元媛那样执掌大权呼风唤雨,最起码也没人敢欺负作践了,她在外面也就放了心。
    就因为这个想头,她反而说的更加仔细,讲元媛之前在府里如何受气,病了的时候连想喝点羹汤都没有等等。最后才说起她如何大难不死,又如何一改懦弱性格。最后说到元媛终于在那庄子上站稳了脚跟,家下人没有一个敢小瞧糊弄她的时候,就连三夫人阮氏的眼里都添了十分神采。
    这一席话说下来,也就到半下午了。三夫人忽然想起,连忙道:“只顾着说话,你们吃了午饭没有?我们府里向来吃饭早,我吃过了,竟就忘了你们,要不然我叫琅嬛去买些点心来,给你们垫垫肚子吧,到晚上,大房那边总会送饭过来的,不管怎么说,你如今也是王府的人了,她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的。”
    元媛笑道:“娘不用忙了,我们来前也吃过了的,还带了些点心吃食给你。”她说完,浣娘就起身道:“正是,光顾着说话,把这茬儿忘了。那些东西还在车上,我这就去拿来。”说罢出去,过了一刻钟左右,便回来了,手里拎着一个不小的布包,走的喘吁吁的。
    浣娘打开布包,元媛就道:“浣娘和我说过了,料想那些带回来的礼也到不了你手里。更何况如今我在那边虽然好了,但也揣着一把汗呢,所以不想让别人知道,因此带回来那些东西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这方是我给你的东西。”
    三夫人起身看时,只见那布包里包着几盒点心和一些补身的人参燕窝冰糖等物,然后就是几百贯钱,都是崭新的铜钱串在一起。还有近二百两的银子,却不是元宝,而是散碎的。她心里一热,哽咽道:“好孩子,难为你想的这么周到。”
    元媛道:“我怕是也不能常回来看你,把你撂在这种地方,我又实在是不放心。这些你都收好了,左右那个琅嬛很忠心,又机灵。所以平日便可让她偷偷出去买些吃的和当用的东西。我在那边若是得闲儿,也会打发人过来再给你送钱送吃的,只不要让其他人知道就行了。”
    元媛深知自己内心的很多想法和身上的许多行为还是与这个社会有些差异的,所以力求低调,尤其是在她背后有一座比大山还要沉重的王府的情况下,更是让她有压力,只恨不得那王府里的人都忘了还有自己这么号小人物才好。
    当下娘儿几个又说了会儿话,果然,到了晚间,就有人喊她们过去吃饭,说是前厅已经摆好了宴席。浣娘就道:“姑娘和夫人正说话呢,夫人这身子又不便过去,把饭送到这里来吧。”
    那小丫头答应着去了。三夫人欣慰笑道:“浣娘如今也不一样了,先前在府里,何曾这样抬头挺胸的说过话?”
    浣娘点头道:“正是说呢。夫人,我如今方知道,以前那些日子,竟是白活了。姑娘说的对,你自己都看轻自己,不爱自己,不尊重自己,还指望谁来爱你敬你呢?左右你在这府里,到底占着个三夫人的头衔,日后也不必尽看那些人的脸色,该厉害的时候,也该厉害厉害。论品貌,大夫人和那些姬妾,哪有一个能比得上你?只因为她们厉害,老爷反而怕她们。你性子软,倒把你给丢开了,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元媛这才知道,原来母亲失宠的原因竟是这个,当真是闻所未闻了。不一会儿,大房那边打发十几个丫鬟送了饭过来,倒是十分丰盛,不过吃起来,味道却远不如庄子上的那些饭菜了。
    吃完饭,天也就黑了下来。李嬷嬷便乘机道:“姑娘,明儿老奴想回王府一趟,见见丈夫和儿子儿媳。”
    元媛听了大喜,暗道太好了,你走了,我还可以出去四处逛逛。因忙笑道:“既如此,嬷嬷放心去吧,左右我们后天才走,不着急呢,好好聚一天,后日清早赶过来便行。”
    那里李嬷嬷谢过了。芳书芳莲都十分欢喜,也都猜到了元媛的意思。李嬷嬷自然也猜到了,不过为了见丈夫儿子,只好当做不知道。
    第十四章
    第二日一大早,吃过饭后李嬷嬷就走了。这里元媛便要带芳书芳莲和浣娘出去,又问琅嬛道:“你也跟我们出去玩半日吧,平日里多亏你照顾夫人,今儿上街,你想买什么我都买给你,权作谢谢你了。”
    琅嬛看样子倒也是想去的,但最终却还是摇了头,笑道:“姑娘这话奴婢不敢当,尽心伺候主子是天经地义的。姑娘和姐姐们且去玩吧,我还要在这里,夫人想喝茶吃点心,还有个人照看,不然咱们家那些姐姐妹妹和妈妈们,眼睛都长在头顶上,哪里能使得动?”
    元媛对这琅嬛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暗道这小女孩儿也不过只有十一二岁的年纪吧,却善良仗义如此,怕是连芳草芳龄也比不上的。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为了我娘每日闷在府里受白眼遭闲气,此时好不容易能出去透透气,竟然能狠下心拒绝,真是太难得了。
    正想着,方要再说,就听浣娘笑道:“你就随姑娘去吧,这里有我呢,我以前也是伺候夫人的,难道还比不过你?”
    琅嬛听见如此说,又听三夫人也叫她去,方答应了。这里元媛换过衣裳,派人去和大房以及元老爷说了一声,就出门去了。
    京城之繁华也不必细表,四个人一路走来,看见什么都是稀奇的,就算在现代有网络电视,也算是见多识广的元媛,也不禁啧啧称奇。各色点心小吃也吃了许多,还买了许多包起来,预备回去给浣娘和三夫人吃的。
    一边走一边看,忽听芳书道:“呀,原来这里便是香雪斋吗?姑娘,我们进去看看吧。”
    元媛心想什么?香雪斋?做面粉的吗?刚要问,忽见那屋里有两个女子捧着两盒胭脂说笑着走出来,她这才明白原来是卖胭脂水粉的,不由暗叫了一声好险,幸亏没问出来,不然非被这三个小丫鬟笑死不可。
    芳书是个爱说的。不等元媛问,她自己就道:“奴婢素来听说这香雪斋是全京城最有名的胭脂店,据说连宫里的贵人们,也时时派人到他这里来买呢。用了的人都赞不绝口,我还想着不知什么时候,能进店里闻一闻那些脂粉香气也好,却没想到今日竟然得偿所愿了。”
    元媛摇头失笑,暗道女人啊,从古至今都是一样,受不了珠宝和化妆品的诱惑。她想到穿过来之前,公司生产的由自己的团队研制出来的化妆品,刚刚上架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供不应求的盛况,心中不免有些唏嘘。
    一边想着,已经来到了店里。只见几个柜台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胭脂香粉盒子,有廉价的,也有贵比黄金的。芳书芳莲看了,都连连赞叹,就连琅嬛的目光都被吸引住了。
    元媛看了几样,她因为职业关系,对这个倒也算是内行,只觉那些香粉胭脂虽然香气袭人,颜色也正,但里面的成分却有些发涩。原来她想着这里是古代,不知道是否能找出《红楼梦》上宝玉制作的那种天然香粉胭脂,但看了几样,就算是那些个贵的,也没有那样天然的。
    正浏览着柜台里的那些东西,忽听门外一个声音道:“都是你想出来的馊主意,好好儿的跑这里来买这些女人东西,传出去,咱们还要见人吗?”
    却是一个男子声音。元媛回头一看,只见三位锦衣公子踏进店门。
    细细看去,却还都是少年模样,虽然努力扮出老成气质,但仍脱不了眉梢眼角的一丝稚气。其中一个嘴唇极薄,紧紧抿着,脸上颇有点不怒自威的气势。另一个则是笑的云淡风轻,显出飘逸脱俗的气质,也以他的容貌最为出色。中间一个看上去年龄最小,长的却是十分俊俏,此时脸上些微露出些忿忿之态,就更显得可爱。
    三个少年模样都极是不俗,穿着打扮也显出富贵气派。那掌柜的每日里迎来送往,早练就了一双毒眼,只往这边看了一下,便撇了元媛等人,亲自迎上前道:“三位贵人请,可是给家中姊妹买香粉胭脂吗?”
    那最小的公子哼了一声,不忿道:“一定要给姐妹吗?难道就不能给母亲买?不能给奶奶买?不能给外婆买?哼。”
    元媛忍不住低下头轻笑,她想着这小公子说不定真是为哪个姐妹买这些东西的,因此心中不爽,那掌柜的只顾着拍马屁,却不知道正撞在枪口上了。
    想到这里,忽觉身边那几个叽叽喳喳的女孩儿都没了声音,转头看去,只见芳书芳莲脸上都有红晕,假借着看香粉胭脂,却不住拿眼去瞟那几位公子,偶尔还吃吃笑几声。
    元媛抚住额头,心想天啊,这算是古代的花痴吗?再看琅嬛,小丫头倒还好,只是脸上也显得有些不自在。毕竟是陌生男子,在这个女人被严格要求的时代,她露出这种神情也是正常的。比起芳书芳莲的花痴,实在算是好看多了。
    那边几位小公子已经在看那些胭脂花粉了。他们看得都是最贵的那一种。这里琅嬛就拽了拽元媛的袖子,小声道:“姑娘,咱们回去吧,反正这里的东西咱们又买不起,只怕夫人在府里也等急了。”